跳至主要內容

中國武術精神:武德

 中國武術精神:武德

近代中國人每當談及中國武術,往往十分重視它當中的哲學精神。大部分喜愛中國武術的人,均重視「使用武術的道德規範和價值」,或稱武德。

傳統武術的武德,首重「尊師重道」,教人行善,練武術目的是鍛練身體、防身自衛,進而鋤強扶弱,保家衛國。

經常有人引用「止戈為武」來解釋中國武術的人文精神。根據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的記載:「夫文,止戈為武」,大意說中國的漢字「」,由「」和「」兩個字組成,由此解譯「武」的真正價值,並不是為了殺傷破壞,而是為了後來的和平。雖然「武」字的來源另有解釋,比如有的人認為「止」通「趾」即「手」之意,用「趾」拿起「戈」進行鬥爭才是武之本意。但不少人都喜歡視「止戈為武」為解釋中國武術精神的部分。

無論武術家、小說家、電影,均經常強調中國武術的價值:「功夫並不是用來打架,而是用作強身健體」。而當武術家切磋技藝時,應該「點到即止」,不應亂作殺傷。會武的人,「切忌心浮氣燥」,必需「戒急用忍」,因為武術不應用作主動傷人,而只應「在必要時作自衛用途」。至於國家面對危難時,便「匹夫有責」,是會武術的人出手的時候。

我們可以總結中國武術對中國人的意義,在於:

  • 提倡和平。
  • 保持身體健康。
  • 不主動侵犯他人,但亦不容讓他人侵犯。
  • 有能力的人,應負社會責任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中国武術名師

  趙鑫洲 ( 六合拳 、 螳螂手 、 六合門 ) 馬鳳圖(劈掛拳) 霍元甲 ( 迷蹤拳 )( 精武體操會 ) 黃飛鴻 ( 洪拳 ) 常東昇 ( 摔跤 ) 衛笑堂 ( 八步螳螂拳 ) 韓慶堂 ( 長拳 ) 李書文 ( 八極拳 ) 劉雲樵 「神槍」李書文的關門弟子。擅長 八極拳 、宮氏 八卦掌 及 六合螳螂拳 劉百川 ( 羅漢拳 ) 蘇黑虎 ( 黑虎門 ) 黃祥  ( 黑虎門 ) 邵漢生 ( 蔡李佛 )( 洪拳 )(廣東 精武體育會 ) 何長海 ( 羅漢拳 )( 查拳 ) 吳彬 ( 炮錘 ) 屈鎮強 ( 七星螳螂拳 ) 梁贊 ( 詠春拳 ) 葉問 ( 詠春拳 ) 張禮泉 ( 白眉拳 ) 李廣元 ( 一十二式陰陽手 ) 李振藩 (已故武術電影紅星李小龍、創立 截拳道 ) 盧文錦 ( 詠春拳 ) 梁挺 ( 詠春拳 ) 陳享 ( 蔡李佛 ) 譚三 ( 北勝蔡李佛 ) 董海川 ( 八卦掌 ) 郭雲深 ( 形意拳 ) 尚雲祥 ( 形意拳 ) 薛顛 ( 形意拳 ) 姜容樵 ( 形意拳 )( 八卦掌 ) 陳王廷 ( 陳式太極拳 ) 楊露禪 ( 楊式太極拳 ) 孫福全 ( 孫式太極拳 ) 傅振嵩 ( 傅式八卦掌 ) 武紹林 ( 孫臏門 )( 孫臏拳 ) 三達祖師 ( 江西竹林寺螳螂拳

八段锦视频

https://x.com/muren_gang/status/1711711565890850919?s=20 我不姓阿 on X: "为什么是50岁以上呢?好多人应该锻炼锻炼的 https://t.co/zJWNlGvJ5F" / X (twitter.com)